对外援助的社会交换论阐释

被引:17
作者
丁韶彬 [1 ]
阚道远 [2 ]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关键词
对外援助; 援助国利益; 受援国需求; 社会交换论; 互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国际援助行为何以发生?国际关系理论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现实主义强调援助国的自身利益,理想主义突出受援国的基本需求,而结构主义认为援助是援助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这几种理论都是从援助国的角度分析援助的动机和本质问题,忽视了受援国的利益和讨价还价的权力。而交换论视角注意到了援助的互惠性和受援国的讨价还价权力,因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Exchange and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J].D.W. Larson.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1998, 2
[2]  
Analytical Notes on Foreign Aid and Politics.[J]..Background.1966, 1
[4]  
A Political Theory of Foreign Aid *.[J].Hans Morgenthau.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2, 2
[5]   国际政治中弱者的权力 [J].
丁韶彬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3) :87-96
[6]   官方发展援助的新趋势 [J].
丁韶彬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6, (05) :24-28
[7]   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 [J].
刘丽云 .
教学与研究, 2005, (10) :83-88
[8]   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J].
王孔祥 .
教学与研究, 2004, (11) :45-51
[9]  
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M].李伟建等著;.时事出版社.2006,
[10]  
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M].林晓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