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研究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远长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来源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1997年
/ 02期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垂直自然带;
结构类型;
带谱复杂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705 ;
070501 ;
摘要
:
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结构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垂直自然带所处的温度、水分条件,以及垂直带谱特征,划分了季风性湿润、亚湿润和大陆性半干旱、干旱和极干旱两大系统,共19种带谱类型。并分析了高原垂直自然带的地域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喜马拉雅山区与横断山区自然条件对比
[J].
郑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郑度
.
山地研究,
1988,
(03)
:137
-146
[2]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初步研究
[J].
彭补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系
彭补拙
.
山地研究,
1984,
(03)
:182
-189
[3]
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华训
.
地理学报,
1981,
(03)
:267
-279
[4]
东喜马拉雅植被垂直带的初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度
;
陈伟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陈伟烈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228
-234
[5]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荣祖
;
杨勤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79,
(01)
:1
-11
[6]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
←
1
→
共 6 条
[1]
喜马拉雅山区与横断山区自然条件对比
[J].
郑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郑度
.
山地研究,
1988,
(03)
:137
-146
[2]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初步研究
[J].
彭补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系
彭补拙
.
山地研究,
1984,
(03)
:182
-189
[3]
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华训
.
地理学报,
1981,
(03)
:267
-279
[4]
东喜马拉雅植被垂直带的初步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度
;
陈伟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陈伟烈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228
-234
[5]
试论青藏高原的自然地带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荣祖
;
杨勤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1979,
(01)
:1
-11
[6]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