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高阳
段爱旺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关键词
间作; 冬小麦; 春玉米;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单作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冠层入射和透射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以及冬小麦对预留行的遮荫作用。结果表明: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叶面积指数<2时,间作冬小麦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约为单作的50%,叶面积指数>2时,2种种植模式下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相近;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与叶面积指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间作冬小麦预留行遮荫率(FS)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遮荫率与株高(H)有很好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夏玉米冠层内PAR截获及FPAR与LAI的关系 [J].
周晓东 ;
朱启疆 ;
王锦地 ;
孙睿 ;
陈雪 ;
吴门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1) :110-116
[2]   麦棉套种对棉行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影响 [J].
潘学标,邓绍华,王延琴,崔秀稳,董占山 .
棉花学报, 1996, (01)
[3]   我国耕作栽培技术成就和发展趋势 [J].
佟屏亚 .
耕作与栽培, 1994, (04) :1-5+20
[4]   遥感估算水稻产量——Ⅰ.产量与辐射截获量间关系的研究 [J].
项月琴 ;
田国良 .
环境遥感, 1988, (04) :3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