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的紅樹植物群落

被引:13
作者
张宏达
张超常
王伯荪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秋茄树; 呼吸根; 雷州半岛; 红树林; 成熟; 角果木; 出水通气根; 热带林; 白骨壤; 桐花树; 蜡烛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红树喜生於没有浪潮直接冲激而富淤泥的海滩上,不同的种类对沉积鹽土有不同的要求,如白骨壤可以广泛生长在沙滩和石隙。有些可以在潮水淹没不到的地方生长如木欖、海漆等。至於桐花树较喜欢生长於河流出口处。2.雷州半岛的红树群落属於马来亚的类型,但种类简单,属于红树科的种类只有木欖(Bruguiera conjugata)、红茄苳(Rhizophora mucronata)、秋茄树(Kandeliacandel)和角果木(Ceriops tagal)。其他科的有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和金蕨(Acrostichum aureum)。此外尚有所谓半红树的种类。一般植株亦矮小,最高不过6米。种类简单而矮小的原因是由於雷州半岛已是红树林在北纬分布极限的边缘,温度年较差大,低温的持续时间较长所致。3.红树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三个不同的类型。具呼吸根的以白骨壤为代表,具支柱根的以红茄苳及秋茄为代表,具板根的以木欖为代表。从海滩的外缘到内缘它们顺序排成一定的生态序列。4.红树群叢可区分为白骨壤群叢、桐花树群叢、白骨壤+桐花树群叢、桐花树+红茄苳群叢、桐花树+秋茄树群叢、红茄苳群叢、秋茄树群叢、木榄+红茄苳+桐花树+白骨壤群叢等八个类型。其中以木欖+红茄苳+桐花树+白骨壤群叢是发展到比较成熟阶段的段落,具有综合类型的性质,且有较为明显的生态序列,但由於自然条件及人工干涉的限制,很难继续往前发展,作篇後期的优势种的木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5.红树林的先锋树种是白骨壤舆桐花树,由於它们积聚淤泥,为红树群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主要的占优势的群业及种类是红茄苳和秋茄树。由於红树林有积累淤泥的作用,结果使海滩不断向海面方向发展。红树群落也隨之发展,它的生境也不断更替,接踵而至的为半红树及正常陆生季风林的种类。6.雷州半岛的红树林、经受人工破坏程度很严重,成熟的老林不多,一般都是1—2米内的幼年林,故目前的利用量不大,首先须停止濫伐,然後再设法繁殖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45
页数:2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