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烃源岩生气评价
被引:24
作者:

徐立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卢双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陈践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李吉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马广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李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信息学院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煤成甲烷;
烃源岩;
生气期;
碳同位素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开放和限定两种模拟实验体系,根据生烃动力学和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计算了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烃源岩中泥岩和煤的生气动力学参数及甲烷的碳同位素分馏参数;结合盆地的热史及埋藏史,定量评价了烃源岩生气过程及甲烷碳同位素的演化情况。沙河子组泥岩和煤的生气门限深度分别为2 100m和1 750m,对应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别为0.7%和0.6%;沙河子组泥岩和煤于登娄库组沉积时期开始生气,在泉头组到青山口组沉积时期为生气高峰期,累计生气量分别为201.37×1011m3和88.39×1011m3,平均生气强度分别为250×108m3/km2和100×108m3/km2。徐深1井营城组天然气藏中平均甲烷碳同位素值介于煤成甲烷、泥岩成甲烷的累积碳同位素值之间,与泥岩成甲烷的累积碳同位素值较为接近,反映出该气藏与沙河子组煤系地层(泥岩及煤)具有亲缘性,且泥岩的贡献大于煤,气藏属于长期聚集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46 / 8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定量评价碳酸盐岩的二次生烃:以朱家墩气藏为例[J]. 地球化学, 2008, (03) : 251 - 25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有机质生成生物气的生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 2008, (01) : 75 - 78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卢双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胡慧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申家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烃源岩分布面积及厚度的预测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07, (05) : 67 - 71赵为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刘文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门广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赵全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4] 碳同位素分馏模型比较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6, (07) : 1 - 4+14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光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徐立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 [5]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6 - 10+1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钟广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6, (06) : 21 - 24+155李景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宋兰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006, (06) : 29 - 32+156邵红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毛庆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姜洪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王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8]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6, (06) : 18 - 20+15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9]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方向[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 274 - 281杨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文百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建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李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10] 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其在天然气评价中的应用[J]. 地学前缘, 2005, (04) : 543 - 550李贤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美国加州,北京,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美国加州,北京,北京TANG Yong-chun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美国加州,北京,北京方家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美国加州,北京,北京周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石油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美国加州,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