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白马雪山西坡长苞冷杉林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庆
吴彦
何海
吴宁
包维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2] 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重庆
关键词
长苞冷杉林; 白马雪山; 群落; 结构; 海拔梯度; 更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白马雪山西坡长苞冷杉林的群落组成、结构以及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和苗木更新的变化规律。白马雪山西坡的长苞冷杉林为杜鹃—长苞冷杉林 ,分布于海拔 3 5 0 0~ 42 0 0m的范围内 ,林分结构简单 ,多为单层纯林 ,郁闭度 0 .5~ 0 .7,长苞冷杉的平均密度为 42 5株 /hm2 。该区长苞冷杉高度通常小于 8m ,海拔从高到低平均胸径变化规律为 19.4cm→ 10 .4cm→ 11.2cm。长苞冷杉种群在不同海拔梯度上都呈随机分布格局。更新苗木在海拔 3 80 0m左右的平均密度最大为 1930 0株 /hm2 ,随着海拔升高或降低 ,密度都随之而减小。目前更新苗木低矮 ,平均高度通常只有 10cm左右 ,能否成功更新难以预料 ,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天然林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云南自然保护区.[M].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  
西藏植被.[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写;.科学出版社.1988,
[3]  
云南植被.[M].《云南植被》编写组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
[4]  
中国山地森林.[M].林业部调查规划院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5]  
四川植被.[M].四川植被协作组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6]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7]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J].
虞光复,陈永森,朱光辉,王光灿,杨沛芳,肖鲁茸,立青次里,李庆涛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6, (01) :81-89
[8]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有关概念 [J].
刘庆,钟章成 .
生态学杂志, 1995, (03) :40-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