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焦虑障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抗焦虑干预的效果

被引:7
作者
董会奕
衣为民
张斌
杨海涛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
[2]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
[3]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深圳市
[4] 广东省深圳市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并发症; 焦虑/药物疗法; 抗焦虑药/治疗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2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抗焦虑药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2-01/2004-09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及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8例。患者对实验目的知情,并能积极配合检查。②焦虑障碍程度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犤包括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症状、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以及会谈时行为表现等14项症状。根据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将其界定为0~4分5个等级,0分为无焦虑症状,4分为症状极重。总分<7分为无焦虑症状,≥14分为肯定有焦虑症状,≥7分,<14分为可能有焦虑症状犦。评分在入院后3d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进行。③经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确定有焦虑症状存在的冠心病患者160例。设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7分的198例冠心病患者为单纯冠心病组,在对其实施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后给常规药物治疗4周。④随机将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14分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分为2组:焦虑治疗组和焦虑对照组各80例。焦虑对照组与单纯冠心病组的治疗方法相同。焦虑治疗组在前两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20mg/d,治疗4周。⑤所有患者于治疗4周末时接受第2次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由相同的评定员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介入治疗及4周常规药物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治疗4周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的减分幅度,并观察盐酸氟西汀的不良反应。⑥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冠心病患者258例均完成量表评估并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临床症状发生率:单纯冠心病组的典型冠心病症状发生率高于合并焦虑组,但其差异不明显(P>0.05),而不典型性冠心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合并焦虑组(P<0.05)。②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发生率:单纯冠心病组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焦虑对照组患者典型冠心病症状缓解率同样达到100%,但不典型性冠心病症状的缓解率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焦虑治疗组典型冠心病症状缓解率与焦虑对照组相近(P>0.05),非典型性冠心病症状及焦虑和抑郁心境缓解率明显高于焦虑对照组(P<0.05)。③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情况:经过4周干预治疗后,焦虑治疗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中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因子评分及总分减分幅度明显高于焦虑对照组(12.4±2.6,11.8±2.8,23.1±3.0;2.7±1.5,3.0±1.7,6.2±3.2,P<0.05)。④氟西汀治疗4周,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①合并焦虑的冠心病患者不典型冠心病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焦虑的冠心病患者。②冠状动脉介入血运重建治疗及术后药物治疗对无焦虑症状的单纯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合并焦虑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依然存在的不典型冠心病症状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卫生问题躯体化的表现,对合并焦虑冠心病患者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不典型冠心病症状发生率及焦虑障碍情况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