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湖北省早稻秋种产量形成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3
作者:
吴建平
[1
]
程建平
[1
,2
]
赵锋
[1
,2
]
蔡海亚
[1
]
汪本福
[1
,2
]
吴德军
[2
]
李亮
[1
,3
]
游爱兵
[4
]
机构:
[1]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3] 长江大学
[4]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
来源:
关键词:
早稻;
秋种;
产量形成;
生育期;
相关因素;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2.23.06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明确早稻适合湖北省秋种(翻秋)的品种特性,选择12个早稻品种,并以2个晚稻品种作为对照,考察早稻秋种齐穗期、产量构成及其与早稻自身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播种应选用两优287和金优402;7月8~18日播种应选用金早47或两优287;7月23日及以后不宜再进行早稻翻秋种植。荣优9号、湘早籼24以及晚稻五丰优T025在预设的播期产量均较低,不宜作为湖北省抗灾补救品种。早稻正常生育期与秋种产量呈负相关。播期越早应选择穗粒数较多、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反之选择穗粒数较少的品种。早稻秋种应优先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后期灌浆。
引用
收藏
页码:5279 / 528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