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权的理论基础与体系建构

被引:13
作者
田宏杰
肖鹏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紧急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作为紧急避险正当化实质根据的社会团结原则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解释路径,根据中国的宪法和国情,应当将共和主义作为建立紧急权体系的政治哲学基础。正当防卫是一种倡导性规范,承载着促进共同善和弘扬公民美德的制度价值,因此在道德上应当保持必要的纯洁性。保护自由和促进共同善这两项原则是建立紧急权体系的基础。整个紧急权体系包括正当防卫、扭送现行犯、防御型紧急避险、进攻型紧急避险、扭送非现行犯、自救行为六种紧急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41+192 +19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史论.[M].萧高彦.商务印书馆.2016,
[2]  
宪法实施原理.[M].王旭.法律出版社.2016,
[3]  
刑法.[M].王作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M].梁根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刑法学.[M].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6,
[6]  
自由论.[M].(英) 伯林 (Berlin;I.)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7]  
国史大纲.[M].钱穆著.商务印书馆.2010,
[8]  
宪法学.[M].童立伟;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  
刑法专论.[M].高铭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论共和国.[M].(古罗马)西塞罗著;王焕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