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被引:15
作者
刘春芳
石培基
焦贝贝
吴娜
李骞国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转型; 农村居民点; 黄土丘陵区; 整治模式; 七里河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11.02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以6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基于农村发展特征综合数据库,采用Delphi与AHP方法,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出发评价了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比较优势。结果表明:1七里河区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均具有明显随坪台区—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区变化的海拔梯度格局。坪台区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最高;丘陵区农业发展基础好,乡村转型发展水平较好;南部低、中山区乡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支点和动力,乡村转型度相对较低。2坪台区位于城市边缘且"城乡结合部问题"明显;丘陵区村庄分布零散且农户对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强烈;低山区原土风貌特征明显且集聚整治空间有限;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居民点废弃比例较高。3采取城乡融入型、前山集约型、低山提升型、中山迁移型4种整治模式可实现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差别化的科学整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海贝贝
    李小建
    许家伟
    [J].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 2257 - 2269
  • [2]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龙花楼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 1019 - 1028
  • [3]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双文元
    郝晋珉
    艾东
    黄晓英
    张玲娥
    孟鹏
    朱传民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0) : 251 - 261+297
  • [4]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曲衍波
    姜广辉
    张凤荣
    商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 232 - 242
  • [5]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邹利林
    王占岐
    王建英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 71 - 77
  • [6] 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郭晓东
    马利邦
    张启媛
    [J].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 56 - 62
  • [7]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曲衍波
    张凤荣
    宋伟
    梁发超
    姜广辉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 490 - 503
  • [8] 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的典型分析
    龙花楼
    李婷婷
    邹健
    [J]. 经济地理, 2011, 31 (12) : 2080 - 2085
  • [9] 农户后顾生计来源及其居民点整合研究——基于重庆市西部郊区白林村471户农户调查
    王成
    王利平
    李晓庆
    李阳兵
    邵景安
    蒋伟
    [J].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 1141 - 1152
  • [10]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发展
    龙花楼
    邹健
    [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4) : 9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