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性质与技术的三向构成

被引:11
作者
夏保华
机构
[1]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技术; 天然自然技术; 人工自然技术; 社会技术;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3.03.011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包括天然自然技术、人工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于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对话——也与陈昌曙、远德玉教授商谈 [J].
张华夏 ;
张志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01) :49-52
[3]   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 [J].
陈昌曙 ;
远德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07) :39-42+52
[4]   技术哲学 [J].
玛丽·泰尔斯 ;
欧阳康 ;
孟筱康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06) :66-69
[5]   论技术定义的方法问题——从技术定义发展史看应如何认识技术的本质 [J].
关锦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0, (01) :21-28
[6]   论技术的本质与要素 [J].
陈凡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8, (01) :61-67
[7]  
软技术[M]. 新华出版社 , 金周英著, 2002
[8]  
技术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法)让-伊夫·戈菲(Jean-YvesGoffi)著, 2000
[9]  
技术哲学引论[M]. 科学出版社 , 陈昌曙 著, 1999
[10]  
历史主义贫困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卡尔·波普尔(KarlRaimundPopper)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