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的胞质效应
被引:6
作者:
孔凡明
吕斑
许志刚
机构:
[1]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
[2] 滁州市植保站
[3]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来源: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白叶枯病;抗病性;胞质效应;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1998.01.030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1994~1996年间,共选用6种胞质类型的12个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6个同核异质材料和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和杂交组合,于水稻孕穗期接种分属于7个致病型的白叶枯病菌35个菌株。结果表明,不育胞质与正常胞质的抗病性程度大体相近,但在少数不育胞质与部分白叶枯病菌菌株的互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胞质效应,即不育系较之保持系更感病,主要表现在野败型的珍汕97和V20、冈型的G汕、D型的D汕等几种不育胞质与Ah28、Gx50等部分菌株的特异性互作体系中;6个同核异质水稻抗病性也具有明显差异,Ah28等部分菌株对D汕A1和G汕A等胞质具有较强的亲和性;杂交稻的抗病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但胞质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杂交稻抗白叶枯病育种中,胞质效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改良核基因的同时,要注重胞质的多样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6+7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