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关联和遗传算法的地震属性优化方法

被引:7
作者
黄捍东 [1 ,2 ]
赵迪 [1 ,2 ]
张如伟 [3 ]
陈铭培 [4 ]
王清照 [5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4]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资源学院
[5] 西部钻探测井公司塔里木分公司
关键词
地震属性优化; 灰关联分析; BP网络; 遗传算法;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0.03.012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研究,其精度和准确性一直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期间所关注的问题,而属性优化方法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优化方法入手,将灰关联、遗传算法和BP网络有机结合,以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预测能力。首先依据反演成果开展精细储层解释,并进行沿层相关属性提取和灰关联分析,寻找较敏感的属性;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和BP网络进行属性组合优化,获取最优属性组合,最终达到预测储层物性参数(孔隙度)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此法的储层预测精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3+391+472+314 +3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地震属性的GA-BP优化方法 [J].
王永刚 ;
刘伟 ;
黄国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6) :606-611+660
[2]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童其慧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59-61
[3]  
现代模式识别[M].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孙即祥等编著, 2002
[4]  
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遵德编著, 1998
[5]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1990
[6]  
3-D seismic discontinuity for faults and stratigraphic features: The coherence cube. Bahorich M,Farmer S. Leading Edge, The . 1995
[7]  
Seismic attribute technology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 and monitoring. Chen Quincy,Steve Sidney. The Leading EDGE . 1997
[8]  
Advances in seismic attribute technology. Quincy Chen and Steve Sidney. Segismundo . 1997
[9]  
Genetic Algorithms in Search, 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Goldberg DE. . 1989
[10]  
Rapid sampling of model space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examples from seismic waveform inversion. Sen M K,Stoffa P L. Geophysical Journal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