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灾发展特点及成灾机制分析

被引:13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成灾机制; 控制;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9 [气象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洪涝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无论是它发生的普遍性和破坏性,还是它发生的经常性,都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本文利用大量数据对我国洪灾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与历史相比,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呈“频发、灾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洪水的成灾机制进行了介绍,并将诱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分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其中,自然原因包括地理条件、气象特点和异常天文活动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得出“在洪涝灾害的高风险中谋求发展是我国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的结论;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各个方面消极影响,从分蓄洪湖泊退化、水土流失、河道设障、堤防标准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些是我国洪灾的促成因素。鉴于我国洪水频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提出我国未来减灾必须走生态减灾、工程减灾、管理减灾、科技减灾并举的综合治理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的气候灾害特征、成因和预测研究 [J].
黄荣辉 .
大自然探索, 1999, (01) :14-17
[2]   1998年长江中游干流高水位成因分析 [J].
葛守西 ;
王俊 ;
熊明 .
人民长江, 1999, (02) :30-32
[3]   浅淡1998年长江流域河道重点清障工作 [J].
陈敏 ;
王灿 .
人民长江, 1999, (02) :52-53
[4]   从1998年大水看我国未来防洪减灾之路 [J].
陈远生 ;
姚治君 ;
何希吾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10-14
[5]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J].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