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被引:22
作者
付伟
周永章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李文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4] 广东广州
[5] 广东广州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6] 北京
关键词
藏南; 金锑矿床; 含矿建造; 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5.03.005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藏南金锑成矿带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取得重大进展
    郑有业
    赵永鑫
    王苹
    范文玉
    陈静
    曹新志
    张晓保
    [J]. 地球科学, 2004, (01) : 44 - 68
  • [2]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侯增谦
    吕庆田
    王安建
    李晓波
    王宗起
    王二七
    [J]. 矿床地质, 2003, (04) : 319 - 333
  • [3] 湘中锑(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Ⅰ.微量元素及其实验地球化学证据
    马东升
    潘家永
    解庆林
    何江
    [J]. 矿床地质, 2002, (04) : 366 - 376
  • [4] 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矿床成矿与找矿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金高
    王全海
    陈健坤
    姚鹏
    彭勇民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5) : 533 - 538
  • [5] 西藏浪卡子县西部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李博秦
    张俊良
    肖新元
    [J]. 陕西地质, 2002, (01) : 46 - 53+65
  • [6] 西藏sedex型矿床赋矿盆地性质对成矿元素的制约作用
    李金高
    王全海
    郑明华
    周祖翼
    胡晓强
    姚鹏
    刘鸿飞
    杨成玉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1, (04) : 11 - 20
  • [7] 西藏南部马扎拉金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王军
    张均
    [J]. 黄金地质, 2001, (03) : 15 - 20
  • [8] 藏南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从陆表海盆地到裂谷盆地
    史晓颖
    [J]. 地质学报, 2001, (03) : 292 - 302
  • [9] 藏南海西期以来伸展运动及伸展作用
    王根厚
    梁定益
    刘文灿
    董文彤
    王世洪
    [J]. 现代地质, 2000, (02) : 133 - 139
  • [10] 锑矿床研究若干问题初探
    余金杰
    闫升好
    [J]. 矿床地质, 2000, (02) : 166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