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区域发展的综合地域划分

被引:4
作者
吕一河
傅伯杰
陈利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育; 区域发展; 地域划分; 模糊聚类; 汶川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X176 [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依据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 2 0个指标 ,应用模糊聚类算法对汶川县的综合地域划分研究表明 ,汶川县可以划分为 4个综合地域类型 :发展主导型 (Ⅰ ) ,占县域面积的4 3% ;特色开发型 (Ⅱ ) ,占县域面积的 2 3 5 % ;发展支持型 (Ⅲ ) ,占县域面积的 6 5 % ;生态保育和限制性开发型 (Ⅳ ) ,占县域面积的 6 5 7%。县域水平上协调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发展关系的空间策略是东西分治 ,东部 (Ⅰ、Ⅱ、Ⅲ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 ,西部 (Ⅳ )以生态保育为主。在区域发展的产业选择上应重视产业的生态化 ,突出地域优势与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 [J].
胡宝清 ;
廖赤眉 ;
严志强 ;
蒋松芳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16-19+23
[2]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地域划分中的SOFM网络技术 [J].
李双成 ;
郑度 ;
张镱锂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50-756
[3]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 [J].
王超 ;
朱党生 ;
程晓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7-11
[4]   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 [J].
谷树忠 ;
耿海青 ;
姚予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5) :410-419
[5]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J].
葛全胜 ;
赵名茶 ;
郑景云 ;
方修琦 .
地理学报, 2002, (05) :515-522
[6]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杨勤业 ;
吴绍洪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2, (04) :407-417
[7]   模糊聚类与模糊识别理论模型研究 [J].
李希灿 ;
解明东 ;
许德生 ;
段建筑 .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02, (02) :58-64
[8]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2, (02) :135-145
[9]   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及其保护 [J].
胡孟春 ;
蒋建国 ;
张更生 ;
安锋 ;
陈宁利 ;
孔佐俊 ;
王黎明 ;
刘晓云 ;
马荣华 ;
柴发熹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1) :1-5
[10]   遗传+模糊C-均值混合聚类算法 [J].
陈金山 ;
韦岗 .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2, (02) :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