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18
作者
杨少华 [1 ]
郑伟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长速度方程; 科技进步贡献率; 二次移动平均预测;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1.08.02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文章在采用索洛模型测算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对中心环节的测算方法做了改进。根据不同年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把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作为一个动态指标来测算;然后根据测算结果,利用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预测了未来十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测结果与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所要求的目标较吻合,可以为未来十年我国科技进步水平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教程.[M].李锋; 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M].谭永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 ;
陈佳贵 ;
刘树成 ;
张晓晶 ;
汤铎铎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4-17
[4]   资源型经济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量适用模型研究 [J].
李刚 ;
李红 ;
王汉斌 .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29 (01) :113-116
[5]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J].
王荣 ;
杨晓明 .
价格月刊, 2007, (02) :42-45
[6]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7]   科技进步对山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J].
董西明 .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1) :98-9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