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区地壳电性结构及 MT 探索潜在震源的可能性

被引:15
作者
秦馨菱
L.B.Pedersen
赵玉林
张平
钱复业
钱卫
李正南
杜静娴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乌普萨拉大学固体地球物理系
[3]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北京
[4] 瑞典 乌普萨拉
[5] 中国 北京
[6] 中国
关键词
唐山地震; 电导率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潜在震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唐山地震区及其外围用数字大地电磁测深仪测量结果表明,在低电阻沉积表层下,地壳分为两层:高电阻的上地壳及低电阻的下地壳.高阻上地壳在地震区呈透镜状,其东、南、西三面为断层所切唐山主震及其绝大多数余震即发生在这高阻上地壳内.而低阻下地壳内余震则甚少,主震位于高阻上地壳底面 C 向下凸出的部位.居里等温面深度变化及余震深度下限的起伏与界面 C 的下凸相吻合.因此,无论从竖向分层还是从横向非均匀性上看,唐山主震及其大多数余震都与高阻上地壳密切相关.岩石力学性质从上地壳的脆性变为下地壳的延性,主要由于围压的增加、矿物的变化、温度的升高及孔隙压力的适当分布等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岩石电性主要受岩石中的温度和自由水含量的控制,少量水的存在及温度的升高可使岩石电阻率明显降低,而岩石电性对所受静压力、矿物成分等因素的变化则不甚敏感,故推论无论从竖向分层,或从横向非均匀性上看,地壳中介质的高电阻与其脆性,低电阻与介质的延性,在成因上是有联系的,从而显示出地壳电性结构与潜在震源危险带之间可能有内在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