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输电线路上行先导起始与发展特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志钊 [1 ]
曾嵘 [1 ]
庄池杰 [1 ]
陈赦 [1 ]
廖永力 [2 ]
高超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绕击; 上行先导; 长间隙放电; 观测平台; 输电线路场强; 先导发展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行先导是分析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雷电放电的随机性,鲜有输电线路上行先导的直接影像资料,因而上行先导是否存在是电力系统防雷研究的一个热点。现有的上行先导仿真计算模型主要由棒-板及热力学的结论间接推导所得,缺乏实际输电线路的实验依据。在昆明国家特高压实验基地对输电线路上行先导起始及其发展特性开展了模拟试验研究,经过仿真分析,设计并采用5~8m的板棒-线间隙进行模拟试验,施加最高达3.6MV、200/2 000μs波前的冲击电压,利用最高拍摄速度为106帧/s的高速摄像机对放电过程的放电形态进行观测,利用3dB带宽范围为0~6.5MHz的同轴分流器进行了电流测量。通过500余次试验及其结果分析,发现在该试验条件下,导线和地线上明显有上行先导产生,其发展速度约为1.2~3cm/μs,与正极性操作波下棒-板间隙放电的先导速度基本一致。仿真分析发现,大多数自然雷情况下,输电线路临界半径处场强高于上行先导起始场强的时间比该文试验工况中更长,因此推断自然雷击输电线的过程中上行先导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076 / 20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先导发展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绕击特性分析 [J].
王志勇 ;
余占清 ;
李雨 ;
何金良 ;
耿屹楠 ;
梁曦东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9) :2178-2184
[2]   不同地形条件下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分析 [J].
刘靖 ;
刘明光 ;
屈志坚 ;
刘铁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4) :848-853
[3]   雷电流幅值概率计算公式 [J].
李瑞芳 ;
吴广宁 ;
曹晓斌 ;
马御棠 ;
刘平 ;
苏杰 .
电工技术学报, 2011, 26 (04) :161-167
[4]   输电线路档距两端导线不等高时雷电绕击率的计算 [J].
李瑞芳 ;
吴广宁 ;
曹晓斌 ;
马御棠 ;
苏杰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7) :1681-1685
[5]   利用地形参数计算超高压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 [J].
曹晓斌 ;
马御棠 ;
吴广宁 ;
李瑞芳 ;
苏杰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5) :1178-1183
[6]   侧针对改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实验观测 [J].
钱冠军 ;
陈维江 ;
陈家宏 ;
谷山强 ;
贺恒鑫 ;
向念文 ;
谢施君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1) :103-108
[7]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二):分析方法 [J].
曾嵘 ;
何金良 ;
陈水明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12) :2910-2916
[8]   高压输电线路先导发展绕击分析模型研究 [J].
曾嵘 ;
耿屹楠 ;
李雨 ;
何金良 .
高电压技术, 2008, (10) :2041-2046
[9]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相绕击模拟试验研究 [J].
王羽 ;
文习山 ;
胡京 ;
黄瑞平 ;
陈虎 ;
段玉祥 .
电网技术, 2008, (16) :1-4+8
[10]   长空气间隙负极性放电——法国日纳第高压试验室1978年的研究结果 [J].
纪渭 ;
戴祥隆 .
高电压技术, 198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