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体系分析与河道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讨论——以鄂尔多斯中新生代盆地东胜地区为例

被引:46
作者
吴仁贵
陈安平
余达淦
祝民强
周万蓬
机构
[1] 东华理工学院
[2] 核工业地质局大队
关键词
直罗组; 沉积体系; 辫状河; 曲流河; 河道砂岩型铀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沉积体系理论 ,对东胜地区直罗组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归属进行系统分析 ,指出直罗组为河流相沉积 ,其河流演化经历了早期辫状河、中期低弯度曲流河和晚期高弯度曲流河 3个阶段。根据气候演变特点将直罗组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为温湿条件下的辫状河沉积和低弯度曲流河沉积 ,形成灰色沉积建造 ;上段为干旱炎热条件下的曲流河沉积 ,形成以红色为主的杂色沉积建造。本区铀矿化属河道砂岩型 ,矿化受辫状河道控制 ,主要赋存于辫状河沉积砂体中。同时 ,对河道砂岩型铀矿化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区造山带与盆地的演化及动力学.[M].王瑜著;.地质出版社.1998,
[2]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M].李思田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  
克拉通盆地分析.[M].何登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4]  
前陆盆地分析.[M].何登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李文国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6]  
含能源盆地沉积体系.[M].李思田主编;卢宗盛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7]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M].李思田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2,
[8]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演化.[M].朱夏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