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流”分析:解读政策制订的新途径

被引:22
作者
陈敬德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
关键词
“多源流”分析; 公共政策; 解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35 [];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美国著名政策科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以“多源流”分析的框架,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核心环节——议程的建立和公共政策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回答。这一分析框架对我们在日趋开放、多元和复杂的社会中关注决策的各种因素和各种影响方式,关注政策“输入”和“输出”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我们对金登“多源流”分析的框架也作出了这样一个修正,即将政治源流的三个维度整合为一个概念变量——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以使其更符合我国公共政策的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政策问题的形成过程与现实条件 [J].
徐朴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2, (03) :17-18
[2]   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 [J].
张小明 .
宁夏社会科学, 2000, (05) :21-25
[3]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构分析 [J].
孙远东 .
理论探讨 , 1998, (02) :60-63
[4]  
政策过程理论.[M].(美)保罗·A.萨巴蒂尔(PaulA.Sabatier)编;彭宗超;钟开斌等译;.三联书店.2004,
[5]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美)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著;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公共政策学导论.[M].桑玉成;刘百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