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退出、约束硬化与微观效率增进——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困境的一种描述与求解

被引:6
作者
李华民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华南金融研究所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约束软化; 政策负担; 外部性问题; 国家退出; 经理人退出; 效率增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3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国有银行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软化问题的形成逻辑在于国家赋予了国有银行政策性融资任务和社会责任,还有就是商业银行破产的外部传染问题,而并非“父爱主义”,也不满足产权结构界说。因此,软约束问题的解决路径在于国家退出,主要指社会负担从国有银行退出,同时也包含着隐性承诺的适时退出。诸多现实因素决定了短期内国家退出的不彻底性,进而决定了国有银行效率改革路径的渐进特征。在国家退出受到制约时,“经理人退出威胁”对于遏制国有银行经营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具有制度约束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5+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组织绩效改善 [J].
李华民 .
财经科学, 2005, (01) :1-9
[2]   产权结构变迁与组织绩效改善——国有银行股改效果的一种超验判断 [J].
李华民 .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4, (06) :1-11
[3]  
国有商业银行费用偏好与组织绩效的实证分析[J]. 李华民.金融论坛. 2004(10)
[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 [J].
施华强 .
金融研究, 2004, (06) :1-16
[5]   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 [J].
雎国余 ;
蓝一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2-35
[6]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4, (02) :17-27
[7]   企业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分析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章奇 .
江海学刊, 2003, (05) :49-54+206
[8]   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与中国银行业改革 [J].
施华强 ;
彭兴韵 .
金融研究, 2003, (10) :1-16
[9]   内部劳动市场定价理论框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人力竞争力分析 [J].
李华民 .
南开管理评论, 2003, (02) :19-22
[10]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变革论 [J].
陈彩虹 .
战略与管理, 2003, (01)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