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陷阱——论政府、企业、农民各自目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生秀东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河南郑州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纵向一体化; 组织均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前 ,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更令人关注的是它还能走多远。农业纵向一体化的形成至少需要 4个条件 :1.农业有较大剩余 ;2 .有一定规模的专用性投资 ;3.存在市场潜力 ;4 .有资金来源。由此决定了在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中以“公司 +农户”为主、在“公司 +农户”之间以松散型联合为主、在“公司 +农户”内部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化组织形式 ;也决定了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 ,而且还依附于供销合作社等国营和集体组织。“过剩性供给均衡”的存在 ,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态分布有深刻影响 :会引起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大量减少、农户专业生产的减少、农户从一体化组织中退出 ,最终形成均衡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试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任务与模式 [J].
郑大豪 .
北京社会科学, 1999, (02) :23-28
[2]   双重目标的企业行为模型——兼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J].
刘小玄 ;
刘芍佳 .
经济研究, 1998, (11) :34-42
[3]   农业产业化中投资因素的理论和案例分析 [J].
周兆生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09) :44-47
[4]   农业产业化:一个理论假说及其政策含义 [J].
生秀东 .
中州学刊, 1998, (05) :38-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