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十年变化比较

被引:26
作者
林群 [1 ,2 ]
金显仕 [3 ]
张波 [4 ]
郭学武 [4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4]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渤海; 营养通道模型; 生态系统结构; 渔业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根据1982年和1992年渤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应用EwE建模软件,构建了两个时期的营养通道模型,并比较分析了10a间渤海生态系统结构以及渔业资源的变化。模型包含鳀、黄鲫、蓝点马鲛、其它中上层鱼类、小黄鱼、花鲈、其它底层鱼类、底栖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17个功能群,基本覆盖了渤海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渤海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比1982年有所下降;小型中上层鱼类成为渔业资源的主要成分,其生物量较1982年明显增加;由于低营养级层次渔获物数量的增加,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有所下降。从系统规模看1982年大于1992年。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间,引起渤海生态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捕捞因素。1982年与1992年渤海生态系统均处于不成熟的发育期,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因此渔业资源恢复的物质基础是有保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13 / 36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的构建 [J].
陈作志 ;
邱永松 ;
贾晓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1107-1111
[2]   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I:能量流动模型初探 [J].
王雪辉 ;
杜飞雁 ;
邱永松 ;
李纯厚 ;
黄洪辉 ;
孙典荣 ;
贾晓平 .
南方水产, 2005, (03) :1-8
[3]   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 [J].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393-404
[4]   渤海越冬场渔业生物资源量和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J].
邓景耀 ;
金显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42-46
[5]   渤海主要渔业生物资源变动的研究 [J].
金显仕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22-26
[6]   渤海生态通道模型初探(英文) [J].
仝龄 ;
唐启升 ;
DanielPauly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35-440
[7]   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 [J].
金显仕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3) :19-25
[8]  
太湖渔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D]. 杨再福.华东师范大学 2003
[9]   A trophic model of a sandy barrier lagoon at Chiku in southwestern Taiwan [J].
Lin, HJ ;
Shao, KT ;
Kuo, SR ;
Hsieh, HL ;
Wong, SL ;
Chen, IM ;
Lo, WT ;
Hung, JJ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1999, 48 (05) :57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