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对菜用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鲜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张秋英 [1 ]
李彦生 [1 ]
李艳华 [1 ]
潘相文 [1 ]
王程 [1 ]
Stephen JHerbert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2]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土壤与昆虫系
关键词
播期; 干物质; 鲜荚产量; 菜用大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播期是大豆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正常大豆播种期为对照,研究了三个相对晚播日期对菜用大豆物候期、根系、干物质及鲜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明显缩短生育期,播期越晚,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越短,整个生育日期越短,晚播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但显著降低苗期根表面积和减少根长,根冠比下降。晚播也显著增加地上干物质的积累,6月14日播种R6期的干物重最高为:51.1g.株-1。适当的晚播可有利于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形成。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R6期后10d鲜荚产量最高,可作为哈尔滨地区的菜用大豆的适宜播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评价 [J].
陈霞 ;
刘丽君 ;
赵贵兴 ;
林蔚刚 ;
刘昊飞 ;
王树林 ;
王家军 ;
刘忠云 .
大豆科学, 2008, 27 (06) :988-992
[2]   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J].
杨加银 ;
徐海风 .
大豆科学, 2006, (02) :185-187+191
[3]   菜用大豆品种筛选与最佳播种期的研究 [J].
李小红 ;
赵政文 ;
马继凤 ;
崔永平 .
大豆科学, 2004, (02) :118-122
[4]   灰色关联分析在大豆播期研究中的应用 [J].
闫吉治 .
河西学院学报, 2002, (05) :71-74
[5]   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J].
王丹英 ;
汪自强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1) :71-74
[6]   大豆播期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J].
徐启雨 ;
宋凤娟 ;
许桂芳 ;
李国华 ;
刘万富 .
现代化农业, 1999, (09) :14-15
[7]   毛豆播种期与产量及产值之间的关系 [J].
潘正纪 .
耕作与栽培, 1990, (02) :23-24
[8]   大豆播期、密度与其性状的相关性 [J].
顾敏健 .
上海农业科技, 1990, (03)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