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被引:30
作者
徐思益
机构
关键词
历时性; 文言词; 索绪尔; 历史主义; 共时性;
D O I
10.13568/j.cnki.issn1000-2820.1980.01.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是以古代语言为研究对象,而不注重研究现存的活的口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书。研究的方法大多是注疏式地解释古语词的音义,而不大注重语法研究,特别是不重视语言系统的描写。针对这种情况,结构主义学派的奠基人,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费尔狄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1857—1913),在他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之后,又系统地提出了划分语言共时性(Synchrony)和历时性(diachony)的原则。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索绪尔提出的这一理论原则,在语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文法革新论丛...中华书局.,
[2]  
哲学笔记.[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
[3]  
语法理论.[M].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60,
[4]  
语言学论文选译.[M].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58,
[5]  
普通话词汇.[M].张世禄著;.新知识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