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研究范式

被引:19
作者
蒋悟真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经济法; 研究范式; 调整对象; 国家干预; 经济学帝国主义;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中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范式危机。热衷于调整对象之争,而难以跃出大陆法系板块思维束缚的樊篱;迷恋于国家权力情结,而忽视了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内洽性及其与私法的相容性;陷入了经济学的帝国主义阴影之中,而无法构建经济法学自身的话语体系。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拓展亟需研究范式的转型,实现从"调整对象"——"对象调整"、"权力—市场"——"市场—权力"、"经济—经济法"——"法律—经济法"的范式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对中国法学的反思的再反思 [J].
黄文艺 .
现代法学, 2007, (03) :65-69
[2]   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及其实现 [J].
薛克鹏 .
现代法学, 2006, (06) :92-100
[4]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理念转换 [J].
叶传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1) :135-145
[5]   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 [J].
李曙光 .
政法论坛, 2005, (06) :3-16
[6]   语境中的经济法——关于经济法的话语体系 [J].
单飞跃 ;
李莉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42-49
[7]   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 [J].
蒋悟真 ;
李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1) :45-53
[9]   论经济法的理念 [J].
史际春 ;
李青山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2) :42-51
[10]   运用经济法理论 加强经济立法 [J].
刘文华 .
中国法学, 1999, (0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