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河流的环境容量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

被引:6
作者
孙宇
张永春
机构
[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农村; 面源污染; 河流; 生态修复; 太湖流域;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5.10.019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和流域河网水质恶化两个方面。从流域的污染构成来看,农村面源及其他污染已经成为该流域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办法有如下3种:一是对农业区源头污染的控制,即通过推广科学的耕作方式,降低农田化肥施用量;二是在污染物向地表水体迁移的过程中加以截留和净化;三是对污染终端的治理。在污染物向大型河流、湖泊迁移的过程中,利用农村河流的环境容量,对污染物加以截留和去除,是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防治对策的初步研究 [J].
蔡履冰 .
中国环境监测, 2003, (03) :52-55
[2]   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J].
王健华 ;
陆根法 ;
钱瑜 ;
王远 ;
唐征 ;
夏晶 .
环境保护科学, 2003, (02) :16-17+22
[3]   河流环境容量与允许排放量 [J].
程声通 .
水资源保护, 2003, (02) :8-10+61
[4]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J].
陈华林 ;
陈英旭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2) :179-182
[5]   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水污染 [J].
尹澄清 ;
毛战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2) :229-232
[6]   美国土地利用的生物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缓冲带 [J].
秦明周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119-121
[7]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草型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分析 [J].
乌云塔娜 ;
尚士友 ;
杜健民 ;
张志毅 ;
吴利斌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107-110
[8]  
环境污染与生态恢复[M]. 科学出版社 , 黄铭洪等著, 2003
[9]  
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毛文永,文剑平编, 1993
[10]  
Phosphorus loss from land to water: integrating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 Andrew N. Sharpley,Richard W. McDowell,Peter J. A. Kleinman.Plant and Soil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