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传播与大传播

被引:9
作者
屠忠俊
机构
[1]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传播,自我传播,大传播;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1998.03.029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针对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自我传播”作为一种基本传播形态的资格的质疑,论述了将自我传播保留在传播基本形态谱系中的根据与意义。作者指出,不但要从认知心理学,而且尤其要从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我传播的运行机理,并介绍了弗洛伊德、詹姆士、库利、米德等人学说作为解释自我传播的理论范例的学术意义。作者依据这些范例,从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其他基本形态的传播的全息对应的角度,着重论述了传播对实现个人心态的通泰和谐到实现社会整合的和合圆融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大传播”这一概念,并指出要用意义中心的传播哲学来说明大传播的运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M].林之达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2]  
传播学导论.[M].董天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  
精神交往论.[M].陈力丹 著.开明出版社.1993,
[4]  
传播学原理.[M].范东生;张雅宾编;.北京出版社.1990,
[5]  
大众传播学.[M].钟文;余明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6]  
大众传播学.[M].徐耀魁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7]  
社会学思想名家.[M].(美)科瑟(Coser;L.A.)著;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  
宇宙统一科学.[M].王存臻;严春友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9]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奥]弗洛伊德(Freud;S·) 著;高觉敷 译.商务印书馆.1987,
[10]  
传播学概论.[M].[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陈亮等 译.新华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