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3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特点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万权
晏思白
胡长程
谢水仙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 小种动态; 致病性;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4.04.001
中图分类号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0—1993年共鉴定了来自全国18个省(区)的496份叶锈菌标样。根据在全国统一的8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和10个未定型,其中叶中4号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60.5%,是目前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的主要对象。其次是叶中34号、叶中3号、叶中44号、叶中19号、未定Ⅲ型和叶中5号,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5%、7.7%、5.2%、2.4%、2.0%和1.4%。小种致病性特点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小种对我国主要麦区大面积种植的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的毒性各不相同,以叶中4号毒力最强,毒谱最宽;②同一小种不同菌株(系)的毒性既有共性,也具异质性,但共性是主要的;③抗性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反应不尽相同。作者还对锈菌生理专化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5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