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张殷钦 [1 ]
刘俊民 [1 ]
尹丽娜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12.05.002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地下水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评述了常见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以及典型的评价模型,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特殊脆弱性以及脆弱性的定量研究方面归纳了地下水脆弱性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地下水脆弱性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评判方法的优劣,建议查明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背景条件,选用合适的脆弱性评价方法,着力考虑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即根据生产的需要评价除了潜水含水层以外的半承压含水层以及承压含水层的脆弱性,力求评价的规范化,同时将信息技术融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当中,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期待一种集成工具,收集所需的各类评价参数并将评价工作最终定量化,旨在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地下水风险的评估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研究.[D].雷静.清华大学.2002, 02
[2]  
基于过程模拟的越流区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D].孟宪萌.清华大学.2010, 08
[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与研究进展 [J].
张昕 ;
蒋晓东 ;
张龙 .
地质与资源, 2010, 19 (03) :253-258
[4]   越流区承压含水层特殊脆弱性评价模型 [J].
孟宪萌 ;
田富强 ;
胡和平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50 (06) :844-847
[5]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胡和平 .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257-262
[6]   过程模拟法及其在唐山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姚文锋 ;
唐莉华 ;
张思聪 .
水力发电学报, 2009, 28 (01) :119-123+118
[7]   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J].
刘仁涛 ;
付强 ;
盖兆梅 ;
冯艳 ;
李国良 ;
李伟业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184-190
[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实例 [J].
范琦 ;
王贵玲 ;
蔺文静 ;
陈浩 .
水利学报, 2007, (05) :601-605
[9]   油气田区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污染机理及其脆弱性评价 [J].
武强 ;
王志强 ;
赵增敏 ;
刘东海 .
水利学报, 2006, (07) :851-857
[10]   尖点突变模型在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徐明峰 ;
李绪谦 ;
金春花 ;
刘昨非 .
水资源保护, 2005, (0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