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白刺属及其近缘属的花粉形态与分类

被引:13
作者
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
潘晓玲
不详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 新疆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
[3]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白刺属; 蒺藜科; 花粉形态; 分类学;
D O I
10.13866/j.azr.2003.01.004
中图分类号
Q944 [植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对蒺藜科 5属 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白刺属与蒺藜科其他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属、分科 ,而且分种的依据。同时结果也支持白刺属提升为白刺科 (Nitrariaceae)。本文依据花粉形态和其他器官特征 ,对本属花粉外壁的演化趋势及属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这对白刺属的系统、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一个被子植物“目”的新分类系统简介 [J].
汤彦承 ;
路安民 ;
陈之端 .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06) :82-95
[2]   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 [J].
潘晓玲 ;
沈观冕 ;
陈鹏 .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03) :3-5
[3]   A.塔赫他间著《有花植物多样性与分类》读后记述 [J].
汤彦承 ;
路安民 .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2) :83-109
[4]   被子植物三种系发生论的孢粉学基础 [J].
P.K.K.Nair ;
张无休 .
植物学通报, 1985, (03) :29-31+16
[5]  
种子植物科属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路安民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