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四不象鹿属;
地理分布;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85.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不象鹿属是第四纪期间东亚地区的特有动物,早更新世期间种属较多,分布于华北、台湾及日本;中更新世时,主要分布于江淮地区;晚更新世期间,继续在江淮地区生存,但逐渐移向东南沿海;全新世期间,见于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及浙江,其中以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地最多.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反映了气候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三门峡地区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几个第四纪剖面[J].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4, (03) : 230 - 238黄万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安徽和县猿人化石及有关问题的初步研究[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03) : 248 - 256+284黄万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方笃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叶永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3] 江苏赣榆朱堵公社出土大量鹿角[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0, (03) : 258 - 258高立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张传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4] 北京东郊泥炭层中的动物遗骸和角制工具[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2) : 150 - 156+171贾兰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李有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袁振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卫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6] 北京东郊发现全新世化石地点[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3) : 199 - 199陈方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一大队
- [7] 上海附近全新世四不像鹿亚化石的发现以及我国这属动物的地史地理分布[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1) : 48 - 57+79曹克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自然博物馆
- [8] 山西临猗维拉方期哺乳类化石补记[J].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5, (02) : 223 - 2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山西临猗更新世初期哺乳类化石[J]. 古生物学报, 1959, (02) : 7 - 16+95-99周明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