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自主创新战略案例分析
被引:5
作者
:
王文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王文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岩
机构
:
[1]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来源
:
技术经济
|
2010年
/ 29卷
/ 08期
关键词
: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自主创新;
战略创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
1202 ;
120202 ;
摘要
:
本文阐述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对其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做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对以设备为载体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的持续创新是企业实现从引进向创新跨越的关键;战略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佟岩.辽宁大学.2007, 06
[2]
从技术引进到企业的战略创新——福建圣农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J].
高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高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晓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9
(02)
:21
-26
[3]
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探析——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经验为例
[J].
王乃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
王乃静
.
中国软科学,
2007,
(04)
:15
-23
[4]
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
[J].
汪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汪建成
;
毛蕴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毛蕴诗
.
经济管理,
2007,
(03)
:22
-27
[5]
关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思考
[J].
杜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杜谦
;
杨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杨起全
.
中国科技论坛,
2001,
(02)
:22
-26
[6]
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晓波
.
科研管理,
1995,
(02)
:27
-35
←
1
→
共 6 条
[1]
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佟岩.辽宁大学.2007, 06
[2]
从技术引进到企业的战略创新——福建圣农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J].
高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高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晓晖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9
(02)
:21
-26
[3]
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探析——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经验为例
[J].
王乃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
王乃静
.
中国软科学,
2007,
(04)
:15
-23
[4]
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
[J].
汪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汪建成
;
毛蕴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毛蕴诗
.
经济管理,
2007,
(03)
:22
-27
[5]
关于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的思考
[J].
杜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杜谦
;
杨起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杨起全
.
中国科技论坛,
2001,
(02)
:22
-26
[6]
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晓波
.
科研管理,
1995,
(02)
:27
-3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