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载条件下黄土结构性损伤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罗爱忠 [1 ,2 ]
邵生俊 [1 ]
许萍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2] 毕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黄土; 湿载; 结构性损伤; 演化规律;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2.03.006
中图分类号
P642.131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目的】分析压缩和增湿条件下黄土结构性损伤的演化规律,为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含水率为2%,5%,10%,18%,21%,25%的原状土及重塑饱和土(含水率为44%)进行侧限压缩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黄土的孔隙比与压缩应力的关系。【结果】基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当湿度较小时,原状黄土仍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曲线比较平缓;反之,当压缩应力大于结构强度时,黄土的结构已经被破坏,压缩变形逐渐增大。基于应力分担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描述湿载条件下黄土结构性损伤演化特性的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湿载条件下黄土结构性损伤的演化规律,表明随着湿载作用的增强,黄土结构性逐渐减弱,宏观上表现为抗力的减小。【结论】损伤演化规律能为黄土地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黄土结构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加荷增湿作用下Q3粘黄土的结构损伤特性 [J].
邵生俊 ;
罗爱忠 ;
于清高 ;
周飞飞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2) :2077-2081
[2]   黄土的损伤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J].
林斌 ;
赵法锁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7-21
[3]   原状黄土损伤破坏过程的CT扫描分析(Ⅱ) [J].
雷胜友 ;
唐文栋 ;
王晓谋 ;
戴经樑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1) :51-56
[4]   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 [J].
胡再强 ;
沈珠江 ;
谢定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4) :565-569
[5]   湿陷性黄土结构损伤演化特性 [J].
邵生俊 ;
李彦兴 ;
周飞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4) :4161-4165
[6]   非饱和土三轴仪的CT机配套及其应用 [J].
陈正汉 ;
卢再华 ;
蒲毅彬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4) :387-392
[7]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演化细观机理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J].
任建喜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4) :425-431
[8]   试论我国黄土力学研究中的若干新趋向 [J].
谢定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1) :3-13
[9]   粘土结构性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形成原因分析 [J].
龚晓南 ;
熊传祥 ;
项可祥 ;
候永峰 .
水利学报, 2000, (10) :43-47
[10]   结构性粘土的堆砌体模型 [J].
沈珠江 .
岩土力学, 2000,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