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中的双微信息传播失真及防范对策

被引:6
作者
苏云
张庆来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公共事件; 微信; 微博; 信息失真; 信息传播;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6.05.045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微信和微博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具有互动性、实时性、移动性等特点。在近年来的公共事件中,双微信息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多个公共危机事件中可以看到,传播过程的信息失真引发了很多问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采用知微数据分析工具、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以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件为例对双微信息传播数据进行分析,给出天津港爆炸事件传播脉络图和高转发量微博传播分析图,进而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主场会导致不同的信息发布、选择和接收行为。分析天津港爆炸事件中双微信息传播失真的类型与原因,探讨双微自净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从法律法规、政府管理、技术平台和信息伦理四个层面提出了双微信息传播失真的防范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微博客的信息传播模式研究.[D].李志文.黑龙江大学.2014, 12
[2]  
Detecting misinformation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using cognitive psychology.[J].KP Krishna Kumar;G Geethakumari.Human-centric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2014, 1
[3]   An analysis of tweets in response to the death of Michael Jackson [J].
Goh, Dion Hoe-Lian ;
Lee, Chei Sian .
ASLIB PROCEEDINGS, 2011, 63 (05) :432-444
[4]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credibility risk in an ICT society [J].
Hirose, Yayoi ;
Sonehara, Noboru .
INTERNET RESEARCH, 2008, 18 (02) :142-154
[6]   微信对互联网公共事件议题的影响与应对 [J].
肖娟 .
青年记者, 2015, (21) :62-63
[9]   基于网络舆论场的微信与微博传播力评价对比研究 [J].
方兴东 ;
张静 ;
张笑容 ;
潘斐斐 .
新闻界, 2014, (15) :39-43
[10]   高转发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其可视化分析 [J].
廖卫民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 36 (07) :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