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行间生草体系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73
作者
惠竹梅
李华
龙妍
张瑾
庞学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中心
关键词
葡萄园; 行间生草;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0.09.006
中图分类号
S663.1 [葡萄];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在酿酒葡萄生产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相比,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升高幅度较大,平均升高幅度分别为223.4%和83.4%,细菌数量平均升高68.1%,放线菌数量升高的幅度最小。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较高羊茅处理增加的幅度大,除放线菌外,均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行间生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全P、速效P含量降低;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使土壤全N、碱解N、速效K含量显著提高,高羊茅处理使其降低。除速效P外,其余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纤维素分解菌是影响土壤有机质最重要的微生物因子,放线菌是影响土壤N、P、K最重要的微生物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395 / 14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几种纤维素分解菌在有机质转化中的作用 [J].
刘淑霞 ;
王鸿斌 ;
赵兰坡 ;
吴海文 ;
张洪梅 ;
秦治家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991-996
[2]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关系 [J].
徐强 ;
程智慧 ;
孟焕文 ;
张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747-2754
[3]   日光温室种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周慧杰 ;
石磊利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6) :39-41
[4]   沙棘与不同类型植被配置下土壤微生物、养分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J].
马建军 ;
李青丰 ;
张树礼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6) :163-167
[5]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会科 ;
张广军 ;
赵政阳 ;
李凯荣 .
园艺学报, 2007, (02) :477-480
[6]   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研究进展 [J].
唐玉姝 ;
魏朝富 ;
颜廷梅 ;
杨林章 ;
慈恩 .
土壤, 2007, (02) :157-163
[7]   果—草人工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徐雄 ;
张健 ;
张猛 ;
廖尔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80-183
[8]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Ⅲ.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 [J].
孙波 ;
赵其国 ;
张桃林 ;
俞慎 .
土壤, 1997, (05) :225-234
[9]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1988
[10]  
Cover crops and cultivation: Impacts on soil N dynamics and microbiological function in a Mediterranean vineyard agroecosystem[J] . Kerri Steenwerth,K.M. Belina.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