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框架的重构

被引:1
作者
朱云高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上海安徽财贸学院合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通货膨胀目标制;
D O I
10.19361/j.er.2004.03.021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已经对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了强烈冲击 ,货币政策的效力达不到预期目标。建立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传统框架的替代 ,不仅显得非常紧迫 ,而且也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J].
张中华 .
管理世界, 2002, (04) :7-15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 [J].
柳永明 .
世界经济, 2002, (01) :23-30
[3]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4]   泰国的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汪洋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07) :38-43
[5]   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 [J].
石建民 .
经济研究, 2001, (05) :45-52+94
[6]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0, (01) :1-10
[7]   盯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及其启示 [J].
王信 .
改革, 1999, (05) :112-118
[8]   货币政策新方向: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 [J].
贺力平 .
经济研究, 1998, (02) :25-30
[9]  
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股票价格变动[N]. 范国英,成家军.中国经济时报. 2002 (002)
[10]  
货币金融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米什金(FredericS.Mishkin)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