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热解特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白锦鳞
张一平
陈思根
杜建军
李叙勇
杜建平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有机残体; 腐解过程; 腐解物; 热分析; 能态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差热(DTA)、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分析技术,研究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能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TA曲线上330℃放热峰是有机质热解的主要特征峰,用该峰的焓变(△H)大小表征有机残体能态的相对高低,得到有机残体腐解过程能态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在宏观整体上表现为放能过程,但在局部阶段呈现吸能与放能的交替。整个腐解过程依据能量变化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波动起伏—急剧下降—趋于平稳三个阶段。焓变与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N素可加速腐解过程的进行,并增加波动起伏阶段能态的波动幅度,缩短急剧下降阶段,导致能态趋于平稳阶段的提前。全部腐解在试验条件下11个月基本完成。TG和DTG曲线与DTA具有相同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陕西省几种主要土壤胡敏酸能态及热分解特性的研究 [J].
白锦鳞 ;
张一平 ;
赵高侠 ;
许牡丹 ;
刁军强 ;
李宗利 ;
徐建军 .
土壤学报, 1990, (02) :151-158
[2]   植物残体腐解过程中的能态变化特征 [J].
张一平 ;
白锦鳞 ;
陈思根 ;
韩劲 ;
董建辉 ;
邵晓荣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4) :106-109
[3]   土壤有机质热性质初步研究 [J].
蔡祖聪 ;
马毅杰 .
土壤学报, 1988, (02) :139-145
[4]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形成和分解 [J].
文启孝 .
土壤, 1984, (04) :121-129
[5]   田间测定植物残体分解速率的砂滤管法 [J].
林心雄 ;
程励励 ;
徐宁 ;
文启孝 .
土壤学报, 1981, (01)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