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百合地理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 方,李国臣,于海滨,刘晓东,刘宏伟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第—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园林科研所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毛百合,种源,地理变异;
D O I
10.13759/j.cnki.dlxb.1995.06.005
中图分类号
Q949 [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布在不同气候区的毛百合在生长、形态性状及繁殖特性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其性状指标基本上随纬度减少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致呈经、纬度双向渐变规律。据此规律、毛百合在温暖、湿润的长白山、张广才岭等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快。花朵、果实较大、种子千粒重大、观赏性状表现好:在气候寒冷、干燥的大、小兴安岭气候条件下以上性状均表现较差。不同种源毛百合种子的萌发率为大兴安岭的种子萌发最快.随着纬度的降低、萌发速度由北向南呈现出逐渐减慢的趋势、经过氧化物同功酶测定表明.不同产地毛百合性状上的差异不仅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也可能受某种遗传因子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Ⅴ)1)──毛百合的鳞片扦插 [J].
张学方,闫永庆,刘宏伟,任庆华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6) :18-23
[2]   毛百合繁殖生物学研究(Ⅲ)──毛百合种子萌发特性 [J].
张方,于海滨,张显国,胡永红,刘宏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2) :46-51
[3]   华山松种子及其发芽习性的地理变异研究 [J].
李晓洁 ;
徐化成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1, (01) :27-35
[4]   数量分析方法在种内变异研究中的运用 [J].
杨继 .
植物学通报, 1991, (01) :30-36
[5]   树木种内的地理变异及其利用 [J].
陈晓阳 .
贵州林业科技, 1989, (01) :79-85
[6]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Hubbard)生态型分化的研究 [J].
庄树宏 ;
仲崇信 .
生态学杂志, 1987, (06) :1-9
[7]   生态变异在植物分类学和进化中的重要性 [J].
徐炳声 .
广西植物, 1986, (03) :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