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太平洋地区两个铁锰结壳的生长幕研究

被引:8
作者
武光海 [1 ]
周怀阳 [2 ]
张海生 [1 ]
Irine PULYAEVA [3 ]
凌洪飞 [4 ]
刘捷红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Federal state unitary geological
关键词
铁锰结壳; 形成环境; 生长幕; 古海洋学; 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3 [锰结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3块中太平洋铁锰结壳样品进行的生物地层学及其结构构造、元素地球化学剖面的综合研究发现,铁锰结壳的生长主要集中于两个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分别由不同因素控制的形成阶段,一个是约25Ma以来其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由南极底层流(AABW)控制的对应于结壳新壳层的生长幕,另一个是渐新世之前其形成环境氧化程度由环赤道表中层洋流和高密度温盐表层水下沉控制的对应于结壳老壳层的生长幕,而在早、中渐新世处于两种环境的转换期,也正好是海退期、大洋低生产力期、低CCD和生物碳酸盐低产率期,形成结壳生长的主要生长间断。该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太平洋的古海洋、古环境演变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富钴结壳中的磷酸盐岩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J].
武光海 ;
周怀阳 ;
凌洪飞 ;
张文兰 .
矿物学报, 2005, (01) :39-44
[2]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铅同位素研究 [J].
周枫 ;
凌洪飞 ;
陆尊礼 ;
蒋少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1) :55-62
[3]   大洋富钴结壳研究现状与进展 [J].
武光海 ;
周怀阳 ;
陈汉林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4) :379-389
[4]   富钴结壳生长过程中铁锰氧化物矿物组合的变化 [J].
武光海 ;
周怀阳 ;
杨树锋 ;
陈汉林 .
矿物学报, 2001, (02) :137-143
[5]   古海洋学的回顾与前瞻(二) [J].
任美锷 .
黄渤海海洋, 1984, (02) :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