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模型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勇明
郭建春
赵金洲
刘学利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2] 西北石油局
关键词
天然裂缝; 裂缝性油藏; 酸压; 蚓孔; 滤失;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2 []; TE319 [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酸液在酸压裂缝内流动时 ,有少数较大的岩石孔隙或天然裂缝首先受到过量酸液的溶蚀而迅速增长形成蚓孔 ,使滤失主要在蚓孔内发生。因此研究天然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 ,必须考虑酸蚀蚓孔的影响。基于裂缝性油藏酸压中酸液的流动反应特性 ,建立了酸蚀蚓孔的增长模型、酸液在蚓孔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滤失的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模型 ,提出了便于现场应用的裂缝性油藏酸压滤失计算方法 ;就影响蚓孔增长及滤失的裂缝净压力、蚓孔密度和酸液粘度等因素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 ,对于现场酸压施工中有效控制酸液的滤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88 +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白云岩储集层酸液滤失机理研究附视频 [J].
杨旭 ;
潘琼 .
钻采工艺, 2000, (02) :19-22
[2]  
水力压裂设计数值计算方法.[M].王鸿勋;张士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