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救助立法的伦理基础

被引:13
作者
杨思斌 [1 ]
田文利 [2 ]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 河北工业大学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法律; 社会救助; 国家;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0.07.005
中图分类号
D922.182.1 [民政事业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正在努力建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为其寻找深厚的道德根基。国家伦理是一个国家作为主体所具有的道德性,具有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国家伦理为社会救助立法提供了正当性的支持,是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而社会救助立法又是国家伦理的现实转化途径,体现了国家伦理中的国家之爱。我们应当以国家伦理为道德支撑,确立社会救助立法的基本原则,即以国家之爱为核心,体现平等尊重和人道关怀的救助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M] 尚晓援; 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  
自私的德性[M] (美) 兰德; 著 华夏出版社 2007,
[3]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 丁建定著;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人民出版社 2001,
[5]  
寻求普世伦理[M] 万俊人著; 商务印书馆 2001,
[6]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研究[M] 刘海年主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7]  
认真对待权利[M] (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信春鹰;吴玉章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8]  
人权的理论与实践[M] 韩德培总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9]  
法哲学原理[M] (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 商务印书馆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