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孙大川
谭洪新
罗国芝
吴嘉敏
朱学宝
冯是良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宝石鲈;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鱼类对高密度环境的适应 [J].
张廷军 ;
杨振才 ;
孙儒泳 .
水产科技情报, 1998, (03) :14-17
[2]   鲢鱼败血症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 [J].
米瑞芙 ;
陶炳春 ;
王晓梅 ;
谢宝华 .
淡水渔业, 1993, (04) :16-19
[3]   革胡子鲶血液常数值的周年变化 [J].
林光华 ;
张丰旺 .
动物学报, 1991, (03) :341-342
[4]   水温对尼罗罗非鱼几种血液学指标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张贤刚 .
淡水渔业, 1991, (02) :15-17
[5]   团头鲂九项血液学指标的正常值 [J].
沈晓民 ;
华苒 .
动物学杂志, 1990, (01) :3-6
[6]   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J].
米瑞芙 ;
谢宝华 .
淡水渔业, 1984, (04) :37-38
[7]   草鱼、鲤和鲢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J].
米瑞芙 .
淡水渔业, 1982, (04) :10-16
[8]  
Growth of juvenile blacklip abalone ( Haliotis rubra ) in aquaculture tanks: effects of density and ammonia[J] . Sylvain M.H Huchette,C.S Koh,Rob W Day.Aquaculture . 2003 (1)
[9]   Reduced growth in hybrid tilapia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O. Niloticus) at intermediate stocking density [J].
Wang Yan ;
Cui Yi-bo ;
Yang Yun-xia ;
Cai Fa-sheng .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2, 20 (4) :3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