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演变规律

被引:24
作者
彭甲超 [1 ]
许荣荣 [2 ]
付丽娜 [3 ]
易明 [1 ]
许耀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3] 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创新效率; 非期望产出; 影响因素; 效应分解;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570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超效率非期望两阶段网络DEA法测算2008~2016年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估算各因素的实际贡献份额和区域差异.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2710,即样本期内并未实现DEA有效,呈现出从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下游与中游、上游地区工业企业之间的平均绿色创新效率水平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趋势,发展态势明显不平衡;整体上自身创新效应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最大,剩余依次为工业企业消化吸收效应、购买国内技术效应、引进技术效应、技术改造效应和工业污染治理效应;新产品开发经费效应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吸收消化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吸收消化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增加在两阶段中的表现一致,但第二阶段的效应量下降明显;各因素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贡献差异呈现自东向西的减弱趋势,但中部地区的效应量不高;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长江经济带平均效应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在"十二五"期间总效应量则呈现递减趋势.此外,上游和中游地区各因素效应量促进了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886 / 490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数据无量纲化和指标相关性对DEA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J]. 胡永宏,路芳.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7(02)
[2]   约束条件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效率——基于优化的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J].
马晓君 ;
李煜东 ;
王常欣 ;
于渊博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9) :3584-3593
[3]   中国环境税费政策的双重红利效应——基于系统GMM与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 [J].
范丹 ;
梁佩凤 ;
刘斌 ;
幺晓桐 ;
潘跃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9) :3576-3583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J].
易明 ;
程晓曼 .
城市问题, 2018, (08) :31-39
[5]   中国省际间对内开放对驱动工业绿色创新空间趋同的影响 [J].
杨朝均 ;
杨文珂 ;
朱雁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8) :3189-3200
[6]   共享投入关联视角下中国区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研究 [J].
钱丽 ;
王文平 ;
肖仁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5) :27-39
[7]   中国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模式构建 [J].
吴超 ;
杨树旺 ;
唐鹏程 ;
吴婷 ;
付书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5) :40-48
[8]   中国工业的绿色创新效率 [J].
李晓阳 ;
赵宏磊 ;
林恬竹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8, (03) :41-49
[9]   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改善的门槛效应研究 [J].
罗艳 ;
陈平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2) :147-154
[10]   OFDI是否提升了中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基于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J].
龚新蜀 ;
李梦洁 ;
张洪振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11) :12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