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融资视角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被引:4
作者
谢黎伟
机构
[1] 福建工程学院
关键词
众筹融资; 高校科技成果; 转化;
D O I
10.16209/j.cnki.cust.2018.z1.031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众筹这一新兴的融资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转化和中介服务,有效地将融资者和投资者联系起来,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但在实践中,高校科技成果的众筹模式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资金安全风险等不利因素。为发挥众筹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应明确众筹的合法地位,豁免证券的小额发行;修改职务发明认定标准,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关注项目知识产权状况,及时申请专利;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机构,保障资金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进路 [J].
顾毓波 .
知识产权, 2016, (04) :78-82
[2]   职务发明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外比较研究 [J].
贾佳 ;
赵兰香 ;
万劲波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7) :3-10
[3]   众筹服务合同主体义务探究 [J].
佐思嘉 .
法制与社会, 2015, (10) :99-100
[4]   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的本土化法律思考——以股权众筹平台为中心的观察 [J].
何欣奕 .
法律适用, 2015, (03) :97-101
[6]   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和报酬问题研究 [J].
张宗任 .
知识产权, 2014, (10) :72-77
[7]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J].
康晓梅 .
中国高校科技, 2014, (08) :82-83
[8]   试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机制创新 [J].
彭蕾 .
生产力研究, 2014, (06) :25-30+137
[9]   互联网金融视阀下我国股权众筹法律规制的完善 [J].
杨东 ;
刘翔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2) :93-97
[10]   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 [J].
李雪静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3, (06)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