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人权法规范对当代中国死刑改革的促进作用

被引:11
作者
赵秉志 [1 ]
苗苗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2] 英国牛津大学犯罪学中心
关键词
死刑改革; 国际人权法; 中国死刑制度; 中国国情; 精英访谈;
D O I
10.15939/j.jujsse.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当代中国的死刑制度改革自2006年以来进展显著且方兴未艾。对全球死刑限制适用的潮流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国际人权法理论与实践对推动中国死刑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主权国家之所以趋向于遵守国际人权法规范或者向其靠拢,是因为国际人权力量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利益、身份和声誉施加广泛影响力。在过去的十年间,以欧盟为首的国际社会与中国司法、立法和学术界就死刑问题展开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说是国际人权法成功地影响"死刑保留国"(retentionist)国内立法及司法实践的一个范例。与此同时,国际人权法规范对中国死刑改革的影响力又是有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多元、复杂的社会条件,即"中国国情"。国际社会在推进中国死刑改革时,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具体政治、历史及文化条件并采用平等、灵活而柔和的沟通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8+175 +1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Death Penalty: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Global Trend Towards Abolition[J] . Eric Neumayer.Human Rights Review . 2008 (2)
[2]  
How to Influence States: Soci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J] . Ryan Goodman,Derek Jinks.Duke Law Journal . 2004 (3)
[3]   A compliance-based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 [J].
Guzman, AT .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02, 90 (06) :1823-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