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64
作者
李兆富
杨桂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苏州市; 耕地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苏州市1949年2002年统计数据,研究揭示了苏州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了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①苏州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建设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减少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494hm2,远低于全国水平;②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市耕地面积逐渐递减,经历了增加-快速减少-缓慢增加-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③地资源面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是可行的;④在人均GDP为10000元20000元、20000元30000元和30000元60000元阶段,苏州市GDP每增加百亿元所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4450hm2、2795hm2、1178hm2,表明占用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