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度量方法与模型分析

被引:33
作者
刘朝明
韦海鸣
机构
[1] 广西大学商学院!南宁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指标; 度量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0 [数量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9 ;
摘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在定性与定向的结论理论上或实践上无疑是真理性的认识和行动准则 ,但对外开放的度量方法与模型分析 ,则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在综合评估国内几种测度方法基础上 ,作者提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 ,同时 ,通过开放程度的国际比较 ,得出了带规律性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度量与比较 [J].
李翀 .
经济研究, 1998, (01) :28-31
[3]   经济开放度指标新探 [J].
曲如晓 .
经济学家, 1997, (05) :75-81
[4]   关于“权”及确定权重分配方法的探讨 [J].
王凡 ;
张耀良 .
系统工程 , 1993, (05) :11-14+44
[5]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的确定 [J].
郭显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89, (11) :49-52+81
[6]  
用聚类分析法求解经济效益总指数[J]. 张立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84 (04)
[7]  
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开放度问题[M].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罗龙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