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旅游走廊开发模式浅析

被引:2
作者
高燕霄
白翠玲
机构
[1] 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 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京津旅游走廊; 旅游流; 旅游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区域合作,而区域合作的基础是相互需求,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京津冀旅游走廊的区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的分析,阐述了京津冀旅游走廊的旅游流类型、层次以及旅游路线的设计,提出了会展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旅游等旅游开发模式。认为河北旅游的发展只能在区域联合发展中寻找突破,实现区域旅游系统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 [J].
陈才 .
人文地理, 1999, (02) :20-23
[2]   区域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 [J].
佟玉权 .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8, (02) :31-33
[3]   浅论旅游产品的结构效应与旅游规划的组合力 [J].
赵克非 .
旅游学刊, 1995, (06) :37-39+61
[4]   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 [J].
郭康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 (03) :61-64
[5]   河北省旅游“九五”计划制定刍议 [J].
邢树坤 .
旅游学刊, 1995, (02) :19-22+59
[6]   关于北方诸省旅游业联合的思考 [J].
李明德 .
旅游学刊, 1995, (02) :38-40+60
[7]   努力开发旅游新产品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J].
王新勇 .
旅游学刊, 1992, (02) :19-20